2014年对于传媒行业来说,是充分不确定的一年,微信公众账号加速了自媒体繁荣与泡沫,朋友圈为代表的互动式阅读成为主流人群的主流阅读模式,广告这一商业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,新的商业模式却不足以维系媒体人生存,媒体渠道加速多元化、碎片化。
旧世界分崩离析,但受惯性驱使,传统思维仍然主导这一行业。在传统思维与新世界裂隙之际,纠结、痛苦、彷徨的是媒体人。
未来会怎么样?媒体人应该怎么样?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从PC门户时代,到WAP时代,APP时代,以及正在到来的Html5(下文简称H5),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,都为媒体业带来巨大的冲击,介质变化、用户界面变化、用户消费习惯变化、商业模式变化、平台运营模式相应变化……,适应变化是痛苦的,媒体人是痛苦的,媒体平台也是痛苦的,包括用媒体营销的广告主。”
生于忧患、死于安乐。尽管痛苦,拥抱变化才能生存。张朝阳说,从PC门户走到现在,搜狐经过了很多次再造,活下来的原因是持续再造,搜狐又到了一个再造时刻。他认为,信息时代,媒体的需求只会更强,不会更弱,媒体不会衰落,我们正处于一个传媒大时代的门口。
两手都要抓
《21世纪》: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,再造搜狐应该从移动互联网开始。移动互联网时代,门户经历了哪些变化?
张朝阳:搜狐刚刚发布了手机搜狐网3.0,发展到这一步,经历了漫长的历史。手机资源阅读,最早的形式是WAP,非常简单,就是一些文字。当时诺基亚发明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通信协议,使得手机能够在2G时代以快速浏览的方式进行信息阅读。
WAP网站也经历了从彩版到触版。H5技术的发展,移动端的展示完全可以与PC端媲美。除了手机搜狐网外,搜狐还有APP新闻客户端,H5相比APP,与PC互联网更近,是人们在PC行为上的延伸。从另一个角度看,两种阅读方式覆盖的是不同人群,或者不同阅读场景。
《21世纪》:在资讯阅读方面,APP和H5这两种技术到底谁赢谁输?
张朝阳:我们每天跟成千上万的用户打交道,现在的结论确实很难分胜负。搜狐从流量方面看,H5是APP的三倍,好像H5赢了。但是用户价值到底怎么衡量?一个APP用户难道是一个H5用户的三倍价值吗?很难说。APP是一个强入口,你必须得下载,强入口,强渲染。
APP同时是一信息孤岛,弱链接,通过搜索引擎很多内容搜不到。现在大量的信息存在暗仓里,不能被社会充分分享,这是APP的缺点。与APP客户端相比,H5是一个流量中枢,搜索引擎、手机搜狐网,各种浏览器,包括APP都是可以访问到。
H5还是一个开放的流量中枢。未来的H5肯定不会像APP应用那么强,通用性使其不可能个性化。但是,巨大的流量和中枢效果以及方便性和低门槛,H5的生命不可限量。
广告系统再造
《21世纪》:移动互联网时代,搜狐会不会从信息服务向服务环节延伸?
张朝阳:我们比较谨慎,要有所为、有所不为。搜狐要像一个大漏斗,资讯是一个刚性需求,先把它装进来。装进来之后,可能会有消费需求,这属于O2O。需求可能是看到广告产生,也可能是内容产生,搜狐会把它们导向O2O的APP,或者是某一个应用,或者直接在我们的页面上有一些O2O的自媒体及服务厂商。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作为大漏斗,下面会有许多小漏斗,每个小漏斗下面都是某一具体的服务与需求,我们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走得非常深入,未来的产业是专业化分工。我们擅长的是做媒体,所以我们在大漏斗最上层下功夫。
《21世纪》:从大漏斗到小漏斗,对用户进行分类其实是基于行为分析,搜狐是如何做到的?
张朝阳:用户在资讯消费的过程中,搜狐是有跟踪的。这种跟踪从两个维度进行,一个是人的维度,一个是内容的维度,就是上下文的维度,把人的维度与内容的维度结合进行分析,运用大数据的能力,就能知道这个人的需求与兴趣,实现精准广告。
广告销售可以是靠销售团队去卖广告,另外一种是有一个系统,系统能够把天下很多花钱比较少的中小企业自动管理和投放广告,管理就是输入一组参数。这个参数由什么来定义?它是由两个维度定义,一个维度是上下文,另外一个维度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新维度,就是跟人。其实上下文这个维度Google已经做得不错了,Google的关键词搜索是根据上下文来匹配,但Google没有做到两个维度的结合。
搜狐大数据系统就是要做到两点,一是把上下文这件事情做得更好,二是跟踪人的参数,三是两者结合。模式也与Google一样,广告主客户就是输入一组参数,这组参数里面包括你需要什么样的人群,或者这一组广告需要出现在什么样的内容描述里。新的广告系统推出之后,搜狐的客户就会自动走向长尾,也会把原来的广告主服务得更好。
广告是很美妙的事情,大家觉得骚扰,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做好。没做好的原因是以前做广告太容易了,不论是门户广告,还是搜索引擎广告,大把客户等着投广告。随着广告主对广告效果越来越严格的考核,广告要变成一个技术活,一个有门槛的活。
《21世纪》:这个广告系统跟搜狐原来的广告系统不一样了,会不会推出新的广告系统?
张朝阳:都在改,今年1月份上线一个版本,这个广告系统就可以实现两个维度的结合,实现广告自助服务。
强化社交性
《21世纪》:在用户流量方面,未来移动流量和PC流量的市场份额各占多少?
张朝阳:目前搜狐PC网站首页是1000万UV(独立访客),整个PC网站访问量约5000万。同时我们还有微门户,微门户有4000万,与PC门户有重叠。不包括图文内容,大概有6000万人在使用搜狐的视频。在手机上,搜狐现在每天有1200万人在看新闻APP,有3500万至3900万人看手机搜狐网,合计接近5000万。同时还有3000万人在用搜狐视频客户端。移动端一共有8000万人。
《21世纪》:未来记者如何阅读资讯?消费者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?
张朝阳:用户对资讯的获取,一种是板块式阅读,这是传统阅读模式在PC、手机端的延续;二是个性化推荐的阅读,这在手机搜狐网、新闻APP客户比较有优势;第三种是链式传播,社交阅读。
前两种模式产生大流量,搜狐希望在前两种大流量的基础上产生社交媒体。链式传播是我们比较缺少的,这一环会补上,搜狐微博这个项目没有结束。微信未来负责大家的沟通和熟人之间的晒照片,搜狐希望负责分享消息、资讯和知识。
《21世纪》:随着自媒体的发展,未来内容来源会有哪些变化?
张朝阳:将主要有三种来源,一种是与机构媒体合作,购买他们的内容;另一种是搜狐自己记者内容;还有一种是自媒体内容。自媒体和PGC化是搜狐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,目前有1.5万名自媒体作者给手机搜狐网提供内容,目前手机搜狐网有六个频道完全由自媒体作者提供相关内容,包括健康、时尚、旅游、美食、母婴、教育等。希望我们今年会有更多的内容是由自媒体作者提供。
《21世纪》:您提出“再造搜狐”口号,也曾说过门户已死,您想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?门户网站未来会是什么样?
张朝阳:“再造搜狐”是2011年提出的,当年没有完成这个想法,现在我要继续做到底。我们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新方面,以及对用户的服务。现在互联网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了,我们也要变化,也有了很多思考。
对于“门户已死”的概念,如果把门户定位在PC上,未来确实很困难了,虽然流量很大,但用户的资讯消费已经主要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。但如果定义在移动互联网的门户来说,这个领域潜力还是很大。